編號 |
地區 |
地圖
名稱 |
地圖介紹 |
地圖連結
(請點選地圖) |
TW1 |
台北 |
奇岩社區 |
綠色生活地圖在台灣的第一張摺頁,於2003年1月出版,描繪出奇岩社區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地圖完成時,奇岩社區也同時訓練了一批居民為社區解說員,民眾可以電話預約社區解說導覽。這些以自己社區為榮的居民,當環境一被破壞的時候,馬上採取行動,成功的阻擋了一些不當開發,保留下這片好山好水。製作綠活圖時,發現崇仰公園內的小水池,其實是碩果僅存的農田灌溉蓄水池,是珍貴的歷史遺產。 |
 |
TW2 |
宜蘭 |
珍珠社區 |
珍珠社區位於宜蘭冬山鄉的冬山河中游段,以發展稻草、風箏文化與民宿村而別具特色,這張地圖經由荒野宜蘭伙伴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合作下誕生,為宜蘭縣第一張社區發表的綠色生活地圖,透過手繪地圖的方式呈現社區中的文化、生態、環保各項景點,也希望透過綠活圖的標示系統將地方產業與國際接軌,當地圖送回紐約的 Green Map System, GMS後,創始人溫蒂 包爾(Wendy Brawer)女士,挑選此張為全球七張最具特色的綠活圖之其中ㄧ張,來到宜蘭別忘了來珍珠社區逛逛綠活圖景點喔 ! |

 |
TW3 |
宜蘭 |
朝陽社區 |
在蘇澳鎮南端的大南澳地區有一個朝陽社區,這裡因為位處濱海偏遠,大多數年輕人口外移工作,社區以老年人為主體,但這群有趣的長輩卻將客家庄的布馬竹轎、竹砲等民俗文化帶到台灣各地,位於社區內的龜山有一條朝陽國家步道,在冬天你可以漫步在大頭茶的白花林道,還可以在海岸享受太平洋壯闊的海景,夜晚來臨時擁抱群星,經由 荒野宜蘭伙伴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合作所發表的綠色生活地圖,在全省社區營造的年會,成為介紹社區資源特色最佳文宣,有機會可要來此地,請社區的阿公帶你導覽一番 ! |

 |
TW4 |
宜蘭 |
天山農場 |
湯普生 |

|
TW5 |
宜蘭 |
宜蘭市 |
午后沿著蘭城新月文化走廊散步,走訪街坊巷弄裡的老店、打鐵街,依附著廟宇而生的生活產業,在現今的街道還可窺出脈絡,即使只是小城,還是可以從中發現不少綠活圖景點,綠蔭的散步道、特別的老樹、人文史蹟、健康的有機餐廳,強調省能適合當地環境的綠建築,只要你按圖索引,便可輕鬆發現,由宜蘭市衛生所委託荒野宜蘭伙伴所製作的綠色生活地圖,強調城市的健康生活,推廣無煙餐廳的概念,希望綠活圖的種子在城市中發芽茁壯。 |

 |
TW6 |
桃園 |
復興里 |
桃園 |

|
TW7 |
桃園 |
三林村 |
桃園 |

|
TW8 |
台北 |
內湖區(阿輝伯版)
內湖區(一峰版) |
黃明雪參加荒野綠活圖推廣講師訓練後,促成了服務學校德明技術學院師生共同完成內湖區綠活圖。由此開始,德明積極的將「綠色生活地圖」概念延伸到內湖區的「主題營隊」、「綠活圖、自然生態步道摺頁製作」等系列活動。綠活圖不僅讓德明的師生、社區民眾及鄰近中小學更貼近、認識內湖,並藉由綠活圖的力量,啟迪關懷環境的覺知、緊繫人與環境的情感、拉近彼此距離,而更願意成為守護地球、愛護社區的成員。
|
|
TW9 |
台北 |
公館地區 |
公館綠活圖的緣起是由於寶藏巖聚落的保存計畫,這在公館一隅的山城建築,是台北市第一個被指定保存的聚落型態的歷史建築。此外,地圖也紀錄了文化的公館 - 自來水博物館、特別的書店;生態的公館– 小觀音山、台大的老樹群;環保的公館– 豐富多樣的二手書店與CD店等,是台北市很豐富精采的地區。 |

|
TW10 |
台北 |
達觀鎮 |
達觀綠活圖全程高潮迭起,策劃當中有不得其門而入的惶惑,活動時有台北縣焚化爐抗議人士的插花,有晴時多雲偶陣雨的驚擾,還有綠活圖成員探勘時跌一跤坐在狗屎的秘辛。
重要的是我們在繪製綠活圖時,看到人們選擇居所時所懷抱的夢想,人們對社區的自豪,孩子對這趟探索的回饋,還有人們走入大自然的快樂與驚奇。
綠活圖有許多精采的故事,歡迎你來看看、來聽聽、來玩玩。 - 陳麗萍 |

|
TW11 |
台北 |
伯爵山莊 |
莊麗華 |

|
TW12 |
台北 |
科建地區 |
以市民大道、建國南北路為中心的區塊,有著華山藝文特區、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等文化景點。但諾大的區塊中,屬於文化生態環保的地點卻不多,像是一個綠色的沙漠。設計地圖的溫菱,請你一起來發掘這裡的綠色景點,找到了,剪下綠活圖下角的仙人掌貼在地圖上,一起來豐富這張綠活圖。 |

|
TW13 |
台北 |
台北市
中文版 |
是台灣第一張都會型地圖。使用38種圖示,紀錄了台北市290個有關生態、文化、環保的地點。摺頁中並有參觀台北古蹟的精華路線,如何在都會中作自然觀察與體驗的方法,以及環保生活家的指數小測驗。台北市綠活圖一共印了5萬份,一半在台北市600家7-11發放,一半在台北市各捷運站發放,很快被索取一空。期待台北市朝向更健康、居住友善的都會發展。 |

|
TW14 |
宜蘭 |
育才國小 |
宜蘭縣境內四所學校( 慈心華德福小學、三星國小、育才國小、利澤國中 )辦理教育部永續校園推廣計畫,結合民間社團資源,以【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 】為界面,嘗試整合各界資源,創造環境教育的新契機。全案由慈心小學負責主辦,提供過去辦理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之工作經驗,而荒野協會以 NPO 組織身份扮演智庫 (think tank) 角色;這樣的合作模式在宜蘭縣也是首見。
由於這四所校分別位於四個不同鄉鎮市,各有其迥異之地理環境資源,而這四校的整合,以民間 NPO 組織 --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 為界面,結合週邊社區,設定相互連結點,共同規劃「校園生態景觀」、「社區生活營造」及「地區產業文化」,製作跨校性「綠色生活地圖」。在異地校園的合作基礎上,進行永續營造及維護管理,期以連結社區產業,推展環教動線,強化教案交流,成為清新的示範案例。
育才國小 學區涵蓋宜蘭市與員山鄉,舊稱「珍珠滿力」,蘭陽平原溼地生態及「進士社區」鄉紳文化為其特有環境資源,重要的人文景觀有「陳氏家祠落羽松園」、「楊士芳古厝」、「鎮興廟」及「登瀛書院」等,生態景點諸如「鑑湖堂水生植物復育區」、「美福大排」、「落羽松園」、「蓁巷水生植物復育池暨有機農作物栽培區」、「勝洋水族館教育中心」等。 |

|
TW15 |
宜蘭 |
三星國小 |
三星國小 位於蘭陽溪流域上游,在地理區位上具有蘭陽平原疆域開發、樟腦生態與隘寮防禦文化之重要意涵,近年來學區內居民積極的發展觀光精緻農業,諸如結合「蔥蒜」、「銀柳」及「上將梨」農產所規劃的「三星蔥蒜節」是在地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另外「紀念碑」亦是學區的重要人文景觀,是鄉土課程重要的一環。 |

|
TW16 |
金門 |
后沙聚落 |
莊麗華 |
|
TW17 |
台南 |
巴克禮公園 |
生活環境的美麗與醜陋,往往決定於在地居民的自覺,從一個隨意傾倒建築廢棄物的公園到現在生意盎然的巴克禮紀念公園,若不是李仁慈先生號召一群志工,把一車車的垃圾清運開與持續的整理環境,經由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的長期贊助,以早期對台灣貢獻良多的巴克禮博士為公園命名。這張地圖有社大志工一年來長期調查的生態紀錄為基礎,亦導入了綠色生活地圖的概念,最後由綠活圖台南小組的整合,呈現了公園綠活圖的豐富面貌。 |


 |
TW18 |
台北 |
台北市
英文版 |
在台北市中文版綠活圖完成時,荒野將地圖贈送給台北市民,由台北市長馬英九先生接受。馬市長當場提出要贊助台北市綠活圖英文版,讓國外的朋友也能由綠色生活的角度認識台北。 |

|
TW19 |
宜蘭 |
慈心國小 |
慈心華德福小學 是全台灣第一所「公辦民營」學校,其「自然」、「人文」、「藝術」及「科學」的校本課程理念,重視「學生自主性」的教育內涵,已是眾多體制內學校的學習對象;該校位於冬山鄉,屬冬山河流域上游,周遭為蘭陽平原開發晚期之農村景觀,大稻埕文化與農耕織造為其社區發展特色。 |

|
TW20 |
宜蘭 |
利澤國中 |
利澤國中 位處冬山河下游,隸屬蘭陽平原沿海區域,學區涵蓋五結鄉與蘇澳鎮,兼具濱海及平原的文史生態內涵,特別是學區內的「 五十二甲 溼地保護區」,更是縣內實施鳥類及水生植物教育的重要場域。 |
|
TW21 |
宜蘭 |
信義社區 |
信義社區位於宜蘭縣羅東鎮,是一個人文薈萃生機盎然的老社區,由於緊鄰都市計畫區,由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開發壓力未曾舒緩,許多的歷史建築因而消失綠活圖。信義社區發展協會有鑑於地方發展快速,年輕世代又未能承繼傳統的地方社群文化,而發起本綠活圖繪製計畫。這張地圖的繪製,在地方探究的過程結合文獻收集與耆老訪談,確實給予參與繪製者帶來豐富的地方探究經驗。 |

|
TW22 |
新竹 |
大鄉社區 |
|

|